由中国科协、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门联合主办的2025年"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迎来重要进展。根据《中国科协等七部门关于2025年"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工作安排的通知》(科协发宣字〔2025〕13号)要求,经严格申报推荐和专家评审,首批推广剧目名单正式公布。其中,由我校李海燕、杨晶晶、廖璟榕、杜海、李思梦组成的教师团队牵头申报、聚焦玉溪本土科学家事迹的原创剧目《壮志凌云》于2025年7月顺利立项,成为本次行动中兼具地域特色与精神传承的代表性作品。
本土叙事赋能精神传承 协同育人探索新路径
《壮志凌云》以玉溪籍科学家群体为原型,通过艺术化手法展现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奋斗历程与家国情怀。该剧目立足“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的核心定位,深度挖掘地方科技史资源,将聂耳故乡的文化底蕴与科学家精神相结合,开创了“区域特色+科学传播”的育人新模式。项目负责人李海燕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舞台剧这一生动形式,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学家的理想信念,构建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立体化网络。
全国剧目矩阵初具规模 艺术载体激发创新动能
此次推广行动共遴选出涵盖基础研究、航天工程、农业科技等领域多部精品剧目,形成覆盖东西部、贯通多学科的科学家故事传播体系。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负责人指出,舞台剧作为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艺术载体,能够有效拉近公众与科学家的情感距离,特别是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技报国志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多部门联动搭建平台 巡演机制助力长效传播
为保障剧目创作质量与传播效果,通知要求各省级科协建立专项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本地文艺院团、高校、科技场馆等资源,为剧目创排提供专业支持。同时,将通过"全国科学家故事舞台剧展演季""校园巡演计划"等平台,推动优秀剧目进高校、进科研院所、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评审会上强调:"要让科学家精神从文本走向舞台,从剧场走向社会,最终转化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精神动力。
赓续精神血脉 铸就时代新章
随着《壮志凌云》等剧目进入创排阶段,2025年"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正稳步推进。通知号召各参与单位以艺术创作深化科学大师宣传工程,通过"演科学家故事、学科学家精神、做科技追梦人"的主题实践,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赓续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书写新的时代答卷。